第1章绪论(1)┃1.1机械工程的起源与发展(1)┃1.2机械工程的内涵与大学本科相关课程体系(13)┃1.3本书的特色与学习方法(15)┃1.4知识拓展(17)┃本章重难点(21)┃思考与练习(21)┃第2章机械结构的受力、运动与强度(22)┃2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23)┃2.2结构所受的作用力与运动(24)┃2.3机械结构所受的应力(29)┃2.4知识拓展(35)┃本章重难点(37)┃思考与练习(37)┃第3章机构、零件与机器组成(39)┃3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40)┃3.2机器的功能与机构(41)┃3.3常用机械零件(62)┃3.4机器的组成(71)┃3.5知识拓展(78)┃本章重难点(81)┃思考与练习(81)┃第4章机械设计(82)┃4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82)┃4.2机械设计概述(83)┃4.3机械设计的过程(85)┃4.4概念设计的案例分析(89)┃4.5创新设计(92)┃4.6创新设计的案例分析——智能化加工中心设计(97)┃4.7现代设计方法简介(101)┃4.8知识拓展(109)┃本章重难点(112)┃思考与练习(112)┃第5章机器人技术概论(113)┃5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113)┃5.2机器人的概念、发展、分类和趋势(114)┃5.3机器人的机构(130)┃5.4机器人的传感器(133)┃5.5机器人的控制(138)┃5.6软体机器人(140)┃5.7知识拓展(142)┃本章重难点(152)┃思考与练习(152)┃第6章机械制造中的毛坯成形技术(154)┃6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154)┃6.2钢铁冶金与型材准备(155)┃6.3传统的毛坯成形技术(159)┃6.4先进的毛坯成形或近净成形技术(167)┃6.5知识拓展(173)┃本章重难点(175)┃思考与练习(176)┃第7章机械零件外形加工与装配连接技术(177)┃7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177)┃7.2机械零件外形加工的运动学原理(178)┃7.3传统的外形加工方法(181)┃7.4非传统的外形加工方法(190)┃7.5装配与连接技术(197)┃7.6知识拓展(199)┃本章重难点(210)┃思考与练习(210)┃第8章机械几何量的测量与检测(211)┃8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211)┃8.2测量与检测基础(212)┃8.3传统测量仪器与量具(220)┃8.4现代测量与检测技术(226)┃8.5知识拓展(230)┃本章重难点(232)┃思考与练习(233)┃第9章电子制造技术(234)┃9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234)┃9.2概述(235)┃9.3集成电路制造技术(237)┃9.4印制电路板的制造(251)┃9.5印制电路板装配(254)┃9.6知识拓展(261)┃本章重难点(265)┃思考与练习(265)┃第10章机电控制基础(267)┃10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267)┃10.2工业控制系统概述(268)┃10.3经典控制方法(272)┃10.4先进控制方法(280)┃10.5伺服控制基础(284)┃10.6数控技术基础(293)┃10.7知识拓展(303)┃本章重难点(303)┃思考与练习(304)┃第11章检测技术与传感器(305)┃11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305)┃11.2检测技术基础(306)┃11.3常用传感器(310)┃11.4传感信号的变换与调理(323)┃11.5自动化仪表(327)┃11.6虚拟仪器概述(330)┃11.7知识拓展(333)┃本章重难点(333)┃思考与练习(334)┃第12章分布式工业控制技术与工业信息物理系统(335)┃12.1相关本科课程体系与关联关系(335)┃12.2现场设备的通信方式(336)┃12.3分布式控制系统(340)┃12.4工业信息物理系统(351)┃12.5知识拓展(355)┃本章重难点(358)┃思考与练习(358)